红山脚下,石榴花开。守望相助,共续华章。
在赤峰这片孕育了不朽文明的沃土上,46个民族胼手胝足、砥砺共进,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在9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共同书写着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繁荣发展的光辉篇章。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赤峰考察调研,强调“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要求我们“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以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总要求,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突出创建特色、提升创建水平,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培根铸魂 凝聚团结奋进强大力量
长久以来,赤峰市各族群众热烈的交流、活跃的气氛、真挚的情谊,展现出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睦景象。这一美好局面源于赤峰市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强化理论武装,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019年以来,市委理论中心组开展围绕民族工作的专题学习研讨9次,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学习研讨活动5320次,开展专题宣讲7000多场次。
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重要政治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政治考察、巡察检查、政绩考核。
健全体制机制,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市12个旗县区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共建共荣 携手共创和谐幸福生活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发展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石。在喀喇沁旗马鞍山村,醇美的葡萄酒、丰富的水果山货、特色的农家乐为当地带来了发展活力,各族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鞍山村考察调研,马鞍山村旅游辐射半径不断增大,乡村旅游实现井喷式发展。截至目前,该村已接待“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的游客27万人次,发展“农家乐”10余家、民宿3家。产业的蓬勃发展打牢了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以来,赤峰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如今的赤峰,产业转型升级,赤峰高新区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现代化农牧业崛起,设施农业面积、蔬菜产量、家畜存栏稳居自治区首位;旅游业提质增效,成功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各族群众在共治共建、共享共赢中奔向富裕。
文化浸润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赤峰市以文化为引领,聚焦聚力“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工作始终,积极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广大赤峰文艺工作者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孵化创作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舞台艺术作品300余个,用艺术的形式向人民群众生动讲述民族团结互助的美好故事。
赤峰市各级各类乌兰牧骑牢记初心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文艺形式深入宣传党的政策,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深厚的学理支撑。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新征程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将进一步汇聚赤峰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并肩奋斗的强大合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跟时代步伐,凝心聚力、不懈奋斗,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赤峰大地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