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巴林左旗林东镇柴达木村内,红花绿叶、硕果累累,好似一副五彩斑斓的秋日图,时不时就听到村内的老人们感叹:“‘三变’改革真好,旅游火了,咱们的收入也涨了。”今年以来,林东镇柴达木村乘着“三变”改革的东风,积极构建“村集体+合作社+培训中心+农户”发展模式,深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培育旅游品牌,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质量缔造品牌,品牌提升效益。2023年,柴达木村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200万元,与东方农道文化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升级村内红格尔庄园和赤峰市农牧乡学院基地,打造一体化农事体验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教研基地和网红打卡慢生活田园基地,建设“五谷艺术中心”“研学基地”“孙君院子”等20余个文旅项目,带动当地1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每人年增收3万元以上,村集体收益达100万元以上。
整合旅游资源,搭建文化旅游“观景台”。在落实中落地,在改进中改变。柴达木村集中流转土地150亩,新建100个暖棚,种植玫瑰花、扶郎花、花皮番茄、普罗旺斯番茄、金贝贝小柿子等5种经济作物。通过产品外销、就地采摘和研学项目等多种有效途径,扩大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实现收入300余万元,带动当地100多名群众实现就业。整合退耕还林地3870亩,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栽种鸡心果、山楂、安国梨等,预计年产量3万余斤,产值达100余万元。满山的林果既带动了“旅游热”,又促进了“餐饮热”“住宿热”的持续升温。同时,抓住乡间桃花盛开的有利契机,举办了首届巴林左旗桃花节,为园区引流3000余人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余元。
发挥文旅特长,办活“农耕牧歌”培训班。依托国家级乡村振兴绿色转型示范村、市级“三变”改革示范村、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村的平台资源,柴达木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组建“乡土人才库”,在“软文化”上不断更新思想教育、理论指导、农牧技能等培训资源;在“硬设施”上定期更新,严格执行标准,对参训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保障了学员食宿条件。今年以来,承担市内外党政干部和农牧民培训20余期,每期历时7天,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此外,通过农耕实地讲解、番茄种植指导、林果采摘分拣、自制农家豆腐等4种体验式教学,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截至目前,培训基地承接研学游18次,每次历时4-5天,累计接待学员480余人次,实现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
延伸“一条路”,带富“一方人”。下一步,林东镇将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三变”改革,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让群众富起来、干起来、笑起来,吸引更多人才回乡创业,实现乡土变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