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稳社稷,粮安天下。赤峰市抢抓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大破大立、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建设。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31.2亿斤,跃居全区第三位,变“粮田”为“良田”,“地”气十足的高标准农田已经成为赤峰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强有力支撑。
谷雨刚过,翁牛特旗乌丹镇大新井村8000亩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一台台大型播种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农民们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一幅“春耕画卷”就此展开。
翁牛特旗乌丹镇大新井村村民于志龙:我们村这片地过去就是纯山坡地,只能靠天收,去年通过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地纯收入700元左右,今年如果谷子丰收的话,我们的收入会更高,我们老百姓的种粮积极性也会更高。
翁牛特旗乌丹镇大新井村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海志:今年我们也是首次尝试在旱梯田里种植覆膜谷子,如果成功的话,每亩地将比去年增收200元左右。
同样,松山区初头朗镇哈拉卜罗村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松山区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大破大立、宜机化作业”的原则,坚持整建制整流域推进,2023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其中,旱作高标准农田12万亩。
如今,赤峰大地正依托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红利,精心谋划、精准落实、整体推进。
受限气候,高标准农田建设势在必行。赤峰市是自治区农牧业大市和农畜产品产出大市、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12个旗县区中有10个旗县区是国家产粮大县。面对地形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降水量少且季节相对集中的天然条件,以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耕地碎片化等突出问题,赤峰市抢抓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多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多元发力。赤峰市县两级全部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农牧局组建由主要领导领衔的推进专班,定期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会、观摩会,定期通报旗县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小流域统筹规划,整村整乡整建制推进,集中连片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坡改梯、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岸坡防护、侵蚀沟治理等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
以增收为前提,高标准农田建设服务先行。在推进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赤峰市同步跟进农业技术推广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全市各级农技推广员深入田间地头,讲政策、讲技术、做对比,确保新建旱作水平梯田地力有提升,粮食产量有提高,农民收入有增长。
到2023年底,赤峰市将建成高标准农田349.15万亩,其中旱作水平梯田113.3万亩,为全市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提供坚强保障,为粮食稳产增产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步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力争到2030年,赤峰市每年新建改造高标准水平梯田30万亩以上,将符合政策条件的坡耕地全部改造成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实现全域梯田化、全程机械化、全面标准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作出赤峰贡献。
(李婥 赵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