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翁牛特旗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新方法,扎实开展“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行动,通过强基础、抓队伍、搭平台,夯实城市基层战斗堡垒,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治理的力度和温度,推动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
机关单位党支部到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
“没想到小区前面的垃圾场这么快就被清理了,还建成了公共停车场。多亏了社区的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清洁干净的生活环境,解决了困扰我们的烦心事。”翁牛特旗华兴社区的王先生开心地说。
为了清除小区附近的垃圾场,给群众提供更舒心的居住环境,华兴社区以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为契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召集了住建、城管等单位,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多方筹措资金,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终于将这块闲置土地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公共停车场,业主纷纷为社区点赞。
“想解决这些事情,单靠我们社区的力量是不够的,但通过‘双报到’机制,只要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吹响‘集结号’,‘双报到’单位就会主动和我们联系,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华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姜海英感慨地说。
为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响应机制,翁牛特旗深化社区“大党委”工作模式,落实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建立社区与“双报到”单位党组织党建联抓、组织联动、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6项清单,通过定期组织协商议事,推动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将群众关心关切的事情解决在基层一线。同时,还规定“双报到”单位党组织每年至少与社区确定1项“共建契约”,推动党建联建走深走实。
“名书记工作室”现场观摩活动
“书记工作室真是给了我们这些年轻刚上任的社区书记帮了大忙,经验丰富的河南社区党总支书记杨丽薇成了我的培带人。”翁牛特旗华清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晓蕾说。华清社区是新组建的社区,社区书记王晓蕾是一名从社工成长起来的社区干部,虽然在社区工作10余年,但是初任书记,还稍显“稚嫩”。
翁牛特旗综合考虑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质效、社区治理成效和所获荣誉等因素,紧盯社区实际,围绕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群众基础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强等要素,通过个人自荐、街道推荐、旗委组织部审核,成立了一批“名书记工作室”。以“名书记工作室”为载体,由旗委组织部牵头,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培带对子,形成了“互学互助、结对共促”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社区“头雁”队伍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此外,为确保“名书记工作室”运转更加规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翁牛特旗还建立了“名书记工作室”联建共建、跟班工作和专题指导“三项保障机制”。在联建共建上,坚持“一月一活动”,“名书记工作室”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通过书记亲自“讲”、现场观摩“看”、互动交流“研”等方式,让“名书记工作室”成为基层治理人才的“孵化园”。在跟班工作上,坚持“一季一跟班”,明确每个季度跟班工作不少于15天,通过重要事项相互沟通、重点工作共同研究、突出问题协同解决,带动培带对象在干中学、学中干,同频共振、共同提高。在专题指导上,坚持“一年一主题”,由培带人根据重点工作,每年确定一个专题进行跟踪指导。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居民反映小区的健身器材多年未更换,有的已经残缺无法使用,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希望小区能够更新一些健身器材,让居民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身心也能得到放松。”在翁牛特旗富兴社区的工作会议上,网格员燕丹丹的一席话道出了小区群众的心声。
今年年初,翁牛特旗出台了《翁牛特旗创建红色网格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若干措施》,从规范网格划分、公开网格信息、完善组织体系、拓宽覆盖范围、明确服务事项、推进协商共治、优化工作流程等11个方面,对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进行了再规范、再细化。据了解,调整后全旗18个城市社区,共划分网格145个,配备专职网格员587人,物业兼职网格员41名。
“不论是小区环境卫生整治,还是车辆秩序维护,每当社区有需要、群众有需求,网格员都能积极响应!”回想起过去一年社区发生的大事小事,翁牛特旗富兴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蕾表示,社区各项服务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这些网格里的“摆渡人”。
为进一步树立导向,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翁牛特旗印发了《翁牛特旗关于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的通知》,通过推荐报名、审核把关、线上评选、线下比武、综合评定等环节,计划评选出一批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最美网格员”。
网格员入户开展工作
群众议事厅里的
“邻里情”
社区议事厅对住户矛盾进行调解
“这个议事厅真为老百姓办实事!之前我向社区反映冬天没有活动场所,只能猫在家里,没想到这事一上议事厅很快就给解决了,社区把闲置的用房改成了活动室。”翁牛特旗永兴社区的王大爷说。
翁牛特旗立足城区发展现状,聚焦新老城区之间发展不均衡、老城区小区老旧、基础设施失修等实际,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社区探索搭建“群众议事厅”,打造“逢十说事”“共话邻里情”等议事协商品牌,推动居民群众在“你来我往”中增进感情、连通民心,在家门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大清早,翁牛特旗港湾社区居民微信群里响声不断,“4号楼5楼的居民,能不能管管你家的孩子呀?玩的时候动静能不能小点?”随之港湾小区的居民在社区居民群吵了起来。网格员发现这一问题后,迅速上报到了社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召集了双方当事人、小区警务人员、网格员进行调解,最终化解了这一矛盾。
为进一步拓展渠道收集和挖掘“群众议事厅”议事事项,推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以居民微信群为载体,将群众在日常反映强烈、呼声集中的“琐事”列入“群众议事”范围,推出党建引领下的“1+5+N”群众议事制度,即社区党组织召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务人员、网格长参与,居民群众共商共议。截至目前,翁牛特旗已经建立群众议事厅18个,解决各类群众“微心愿”216件。
建立“红色物业服务驿站”
读书、看报、临时休息……翁牛特旗玉龙社区碧海馨苑小区“红色物业服务驿站”内人来人往。“我是一名退休的老党员,每天在这里看看书,学习一下新知识,非常方便。”提到“红色物业服务驿站”,居民单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建立“红色物业服务驿站”,为小区业主提供学习教育、工具借取、临时休息等服务,是翁牛特旗深入实施“红色物业”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更是物业公司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翁牛特旗聚焦小区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围绕“党建引领、物业升级、精致服务、群众满意”主题,探索创建“四项清单”理需求、“四方共议”定措施、“两个平台”破难题、“三调联动”解矛盾的“红色物业4423”工作机制。机制推行以来,累计化解各类物业矛盾纠纷463件次。
“有谁遇到麻烦,只要在小区微信群里说一声,就会有回应。”泰居物业负责人李忠利说,除了物业工作人员外,物业企业还将社区工作人员和共建单位党员请进了业主微信群,及时回复居民有关环境整治、文明创建、便民助民等问题。
“红色物业”创建以来,翁牛特旗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社区“两委”成员任物业党支部副书记,物业公司负责人到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或居委会主任助理,一大批物业管理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物业公司党组织搭建亮明身份、靠前服务、重点攻关等活动载体,有效地拉近了社区、物业和居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