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旱坡地面积大,地下水资源匮乏,一些地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为从根本上解决坡耕地土壤质量不高、粮食产能偏低等问题,赤峰市积极抢抓国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建设,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2019-2023年,全市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49万亩,居各盟市首位。
在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哈拉卜罗村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挖掘机、推土机、铲车来往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哈拉卜罗村位于初头朗镇北部,全村共有坡地8000亩,2021年以来,这里通过机修梯田、深翻旋耕、修建机耕路和田间作业路、栽植防护林等措施,已经全部建成旱作高标准农田。
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大破大立、宜机化作业”的原则,坚持整建制整流域推进。2023年,赤峰市松山区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其中,旱作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万亩。
近年来,赤峰市积极推进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建设,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为重点,科学合理设计田面宽幅,同步推进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逐村逐乡制定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整村、整乡、整建制、整流域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万亩以上旱作水平梯田片区和116个千亩以上旱作水平梯田片区。2019-2023年,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49万亩,占自治区总任务量的17%,居各盟市之首。
(周璇 白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