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党建引领 | 宁城县:画好服务“一老一小”同心圆,绘就温暖底色
      2023年03月24日 11:45   |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宁城县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紧盯“一老一小”生活服务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多措并举为“一老一小”提供全链条优质服务,全力构建社区关爱新模式,绘就民生温暖底色。

        共建单位开展“护苗行动”

        精准施策擦亮服务底色

        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特殊群体的特点,实施“清单式”服务,合理分配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基础服务清单。通过政策宣讲、入户讲解等方式,面向特殊群体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公开服务信息,常态化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等服务事项7个。细化兜底服务清单。充分发挥小分队服务作用,开展入户摸排、上门慰问、“敲门行动”等活动,摸排梳理辖区范围内特殊人群,按照“一人一档”建立档案资料,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分层分类制定“一周三访、一月一访、一季一访”等上门走访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底子清、情况明、措施实。创新社会服务清单。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主动作为,引导非公组织、个体商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由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特殊情况“上门办”“代理办”等暖心服务活动,为辖区内“一老一小”提供便民服务,不断细化“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特殊群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服务,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

        设立老年人帮办待办服务岗位

        网格员上门走访,建立服务清单

        凝聚力量彰显服务本色

        以党组织共建为抓手,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实现服务力量由“散”向“合”转变,以“多方保障”护“老小和乐”。建体系破难题。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服务体系,成立“一老一小”行动队,夕阳红守护队等志愿服务队10支,开展老年人助餐、助洁、助医以及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等2000余人,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逐步破解了“一老一小”服务堵点。建阵地优服务。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物业”活动阵地等便利场所,根据“一老一小”的特点因地制宜打造老幼照料中心,娱乐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和学习娱乐区“一心二室一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儿童关爱等服务,全方位、多角度为“一老一小”提供优质服务。建机制强保障。建立“一帮一”和“几帮一”的对口联系关爱机制,“双报到”单位及爱心志愿者以“物质帮扶、精神抚慰”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为困难老人、困境儿童捐赠资金、衣物、生活用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截至目前,已为困难老人、困境儿童解决实际困难80余件,累计受益人群200余人。

        “双报到”单位在社区开展“义剪”活动

        帮扶单位为困境儿童捐赠学习用品

        创新载体突出服务特色

        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和服务设施,把“一老一小”作为重点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关心关爱行动,全力构建社区关爱新模式。推动“老有所养”。与县中心医院、县中医蒙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共建协议,成立“健康服务队”3支,每月定期在小区提供健康义诊,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医入户”服务,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推进“幼有所育”。依托暖心服务小分队建设,组建以社区工作者为主的“护苗团”,在辖区内开展“护苗行动”安全大排查;同时联系辖区内在职党员教师,推出“四点半课堂”特色服务,为孩子们提供绘画、阅读、手工等服务,不断延伸服务链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推广“老幼同乐”。充分借助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优势,借助“一心二室一区”等活动场所,发挥“五老”作用,组织开展青少年党史教育,邀请老党员、退伍老兵讲革命传统、红色故事等宣讲活动10余次,以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关注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

        社区联合医院开展“义诊进家门”活动

        “四点半课堂”志愿者照顾儿童

    • 编辑:贾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