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红山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3年02月24日 15:46   |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小邱啊,我老伴的药买不到了”“小邱,我们楼下乱停车的太多了,严重影响出行”。居民口中的小邱是红山区西城街道红山郡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红山郡社区郡美网格的网格员,2022年通过公开考录进入了网格员队伍。每天一大早,她便逐项梳理群众提出的问题,在网格内入户走访,排查解决问题。像小邱这样的专职网格员,红山区还有500多人,他们一同构成了红山区基层治理中最末端的神经末梢。

        近年来,红山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赤峰市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安排部署,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以“党建引领精治红山”为理念,搭建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坚持党建引领,树牢一个核心,绘制城市党建同心圆

        红山区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在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红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区委高位推动注重顶层谋划。红山区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区委书记亲自挂帅,主动认领书记项目领衔破题,区委常委会每年2次专题研究基层治理工作,并先后出台了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创建红色物业、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等6方面工作方案,构建起要素完备、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高位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持续增效。二是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着眼增强街道统筹协调功能,做好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调整优化工作,推动区直部门10大类75项职能下放,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域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对区直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建议权等相应职权。组建11个街道“大工委”,62个社区“联合党委”,吸纳辖区内111家职能部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有效参与,统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和力量,共同抓好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三是加强小区楼栋党建激活神经末梢。将小区在职、退休、流动党员全部编入治理团队,设置党员责任区373个,确定党员联系户37742户,推选党员楼栋长616名,充分发挥起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四方”共议机制,协调解决矛盾问题2400余件,实现大事共商、实事共办、难事共解。充分发挥居民公约、小区公约等规范作用,培育居民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做到“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

        二、突出系统建设,构建三个体系,织密城市党建守护网

        红山区聚焦重点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系统化、制度化理念,最大限度增强势能动能,汇聚各方合力,推动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一是构建网格精细化治理体系。严格落实自治区《北疆红色网格治理服务工作指南(试行)》,坚持“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原则,持续优化网格设置,按照常住居民300~500户标准,打破原有的治安、城管、计生、消防等网格,重新设置“全科网格”475个,同步成立网格党支部和党小组595个,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网的全覆盖。区、镇街、村社区分别建立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和工作站,形成三级联动的网格管理服务工作机构,形成了“一张网”统全局的基层治理格局。二是构建智慧化管理体系。依托蒙东云计算大数据资源优势和自治区“党群连心桥”平台,研发网格管理智慧指挥平台,将网格内所有建筑信息、人员信息、事件信息、物件信息等进行数据采集和统一编码,形成人、地、事、物、组织等数据全覆盖的社会治理信息资源库,打破部门“信息孤岛”,推动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线下线上两网融合。网格事项通过网格员移动终端“一键上报、三级响应”,并纳入“事件上报-分拨调度-协调处置-情况反馈-考核评价”五步闭环工作流程,形成完整的业务流闭环和信息流回路,为基层治理安装上“智慧驱动”。三是构建多元共治体系。红山区将党员先锋、群众志愿以及物业企业等力量纳入网格,填补基层治理中的空白点。以网格治理团队为基础,广泛组建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538支,为居民提供各类暖心便民服务2000余次。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3884名在职党员进村、社区开展服务活动654次,在文明城创建、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创新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与社区党组织书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探索社区、物业服务用房共用扩展为民服务阵地空间,目前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与物业企业“合署办公”,依托物业服务用房、保安亭建设的112个红色驿站已投入使用,切实将党群服务延伸到了群众身边。

        三、强化基础保障,围绕三个要素,增强城市党建硬支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树牢强基导向,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有资源有能力抓好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一是建设专业基层治理团队。为全面提升网格治理效能,红山区推行社区工作者担任专职网格员制度,按照网格工作实际需求,新招录专职网格员251名,工作力量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并将562名专职网格员全部纳入社工职业管理体系,平均工资能够达到3800元左右,大专学历以上占比达96%,网格员队伍更加稳定。按照“区级统筹,镇街兜底”的原则,常态化开展网格员培训,每年网格员接受集中培训不少于24学时,推行“老带新”培养模式,制定完善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促进网格员队伍的理论与实操水平同步提升,基层治理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强。二是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打造“1+13+89+N”党群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整体涵盖了党建引领、综治指挥、统战工作、文明实践、政务服务和网格管理“五中心一平台”。13个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全部提档升级,89个社区(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向网格服务站延伸,实现了资源上下贯通、联动共享,并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向网格服务站延伸。依托楼宇、园区、商圈、市场或较大的企业建设特色鲜明、功能聚焦的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实现服务在家门口。三是足额保障各项工作经费。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金多方参与的经费保障机制,将社区办公、党员活动、为民服务等各项社区工作经费年初全额纳入全区财政预算,在上级拨付每个社区7万元办公经费的基础上,区级为每个社区再同步匹配7万元,每年足额下拨各项经费近2000万元,让基层治理不再捉襟见肘,让资金保障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坚强后盾。

    • 编辑:贾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