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记者从内蒙古博物院了解到,8月25日至10月1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的《玉·见文明——红山·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在我市开展。此次展览以玉器文物为主,展出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精品文物共计280余件,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发达的玉文化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贡献三大部分进行展现。
据悉,《玉·见文明——红山·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是2022年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西辽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北方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实物例证。此次展览通过南北两地出土的精美绝伦、品类纷呈的玉器,共同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广泛分布于西辽河流域,因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而得名;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至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环太湖地区,因浙江杭州良渚遗址而得名。
本次展览展出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精品文物共计280余件,通过对比展示的方式,展现这两种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不同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共性与特性。(许婷)